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 行业发展

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18-05-22    浏览次数:2253

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


一、2017年中国信息产业十件大事

2017年转瞬即逝,回望过去的一年,大小事件汇聚组合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2017年。

 

01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京举行。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十九大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02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向纵深推进

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1.0)发布。工信部培育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工程一批急需的关键技术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实现突破,两化融合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企业“上云”行动成效显现,一批新型工业App实现商业化应用。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接近70%。云计算、大数据、IPv6研发应用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软件产业基础持续增强,云计算骨干企业业务收入翻倍增长,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03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释放内需新动能

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2017年,新型智能硬件、虚拟现实等产品层出不穷,移动支付、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共享单车风靡街头,移动支付无处不在。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网络零售额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预计2017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4.5万亿元。

  

04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年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三年为期限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多项任务的具体指标。2017年,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公布,百度开源自动驾驶系统Apollo。2017年,智能音箱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风口”,引发了诸多全球互联网巨头的集体抢滩。


05高端芯片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2017年,围绕集成电路、传感器、新型显示等产业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瓶颈,产业各方协同攻关,构建完善创新体系,重点领域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17年,采用国产超算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连续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3D NAND闪存芯片研发取得重要突破,长江存储32层3D NAND Flash芯片送样验证。华为发布麒麟970智能芯片,其AI性能密度大幅优于CPU和GPU。寒武纪、地平线发布AI芯片。飞腾、龙芯、兆芯等国产CPU性能持续提升,满足桌面办公应用需求,进一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

 

06集成电路“大基金”投资取得重大成效


2017年,集成电路“大基金”投资取得重大成效。截至2017年11月30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有效决策62个项目,涉及46家企业,累计有效承诺额达1063亿元,实际出资794亿元,直接带动社会融资3500多亿元,实现近1∶5的放大效应。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瓶颈得到初步缓解。目前,“大基金”在制造、设计、封测、装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全覆盖,推动上下游企业间战略合作。“大基金”在产业链各环节前三位企业的投资占比达到70%以上,有力推动了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07 OLED柔性屏量产打破市场垄断

2017年,全面屏成智能手机最新流行趋势。2017年上半年,全面屏货源受限,只应用于屈指可数的几款旗舰机型。2017年5月,中国首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2017年下半年,天马、京东方、维信诺等国内厂商陆续推出各种规格的全面屏,彻底打破OLED屏幕韩系垄断的局面,越来越多旗舰机用上全面屏,甚至千元机也开始采用全面屏。6代AMOLED作为现在最先进的OLED量产面板,已成为各家厂商的必争之地。2017年,信利、和辉、华星光电等厂商也投入柔性OLED建线热潮中。

 

08我国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全球领先

2017年5月3日,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的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已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经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万倍。2017年8月10日,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目前,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09我国率先规划中段频谱加速5G商用

2017年12月21日,3GPP TSG RAN全体会议成功完成首个可商用部署的5G NR标准的制定。在该标准中,中国移动牵头完成了面向独立组网(SA)的5G系统架构和流程标准制定。在2017年,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完成,针对5G七大场景的测试表明,在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等关键指标上达到预期。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基于3GPP 5G标准领先全球推出了端到端5G预商用系统。11月,我国率先发布了5G系统在中频段的频谱使用规划,明确将3300MHz~3400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

 

10科技巨头抢占移动VR/AR制高点

2017年,全球科技巨头为了争夺下一个移动平台,正在通过自研或者收购的方式不断完善移动VR/AR生态。生态型公司涌向移动VR/AR市场,移动风向越发明显。微软携生态成员企业先后发布MR头盔,引发PC VR格局生变,加速Oculus、HTC Vive推出VR一体机。谷歌在继续扩大Daydream成员的同时,还将Tango平台升级为ARCore。备受期待的苹果和Magic Leap发布产品——ARKit、Magic Leap One(分体机)。2017年,虚拟现实行业归于理性,伴随着VR/AR资本回暖,VR/AR创业团队融资环境开始好转。

 

二、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营情况

2017年,我国宏观环境持续好转,内需企稳回暖,外需逐步复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生产与投资增速在工业各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出口形势明显好转,效益质量持续提升。

(一)生产情况

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8%,增速比2016年加快3.8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其中,12月份增速为12.4%,比11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有所好转。2017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2%(2016年为下降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重为41.4%。其中,12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3.2%,比11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

通信设备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生产手机19亿部,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2016年回落18.7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手机14亿部,比上年增长0.7%,占全部手机产量比重为74.3%。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2016年加快10.5个百分点。

计算机行业生产、出口情况明显好转。2017年,生产微型计算机设备30678万台,比上年增长6.8%(2016年为下降9.6%),其中笔记本电脑17244万台,比上年增长7.0%;平板电脑8628万台,比上年增长4.4%。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9.7%(2016年为下降5.4%)。

家用视听行业生产持续低迷,出口增速加快。2017年,生产彩色电视机17233万台,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2016年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液晶电视机16901万台,比上年增长1.2%;智能电视10931万台,比上年增长6.9%,占彩电产量比重为63.4%。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1.8%,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

 电子元件行业生产稳中有升,出口增速加快。2017年,生产电子元件44071亿只,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20.7%,增速比2016年加快18.1个百分点。

电子器件行业生产、出口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生产集成电路1565亿块,比上年增长18.2%。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5.1%(2016年为下降0.7%)。

(二)效益情况

行业效益持续改善。2017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2%,增速比2016年提高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22.9%,增速比2016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6%,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6.4%,比上年扩大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比上年下降4.6%。2017年末,全行业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16.4%,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3.2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比上年增长10.4%,增速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合计为95.63元,比上年减少0.24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2.9天,比上年减少0.4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为71.1天,比上年增加2.7天。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31.4元,比上年增加7.3元;人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19.8万元,比上年增加11.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7.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5.3%,增速比2016年加快9.5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保持20%以上高位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5.3%(2016年为下降10.9%)。

通信设备、电子器件行业投资增势突出。2017年,整机行业中通信设备投资较快增长,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6.4%,同比加快16.1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行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7.6%;电子计算机行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2.3%。电子器件行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9.9%;电子元件行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9.0%。

内资企业投资增长较快。2017年,内资企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40.5%和32.5%。港澳台企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3.7%。

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领跑,东北地区投资明显好转。2017年,东部地区投资增长平稳,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7.1%,增速比2016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河北、广东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6.4%和41.9%;中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5.7%,增速比2016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江西、安徽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6.2%和24.6%;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领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6.1%,增速比2016年提高26.3个百分点,其中云南、贵州、四川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38.9%、120.9%和118.0%;东北地区投资由降转升,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9.7%(2016年为下降29.6%),黑龙江、辽宁投资分别增长109.7%和60.8%。

三、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营情况

1月26日,中国行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主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召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去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形势也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持续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外部看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双重压力,内部看有生产成本上升、产业增速放缓、投资低迷等挑战,中小企业和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亟需密切关注。

据了解,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接近1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整体收入规模接近20万亿元。高端芯片研发和产业化实现突破,采用国产超算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连续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华为、寒武纪、地平线等企业发布人工智能芯片。新型显示产品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京东方量产,国内多家企业陆续推出各种规格的全面屏,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智能手机领域表现出色,年产量达13亿台,华为、OPPO、小米、vivo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六名。5G发展继续提速,技术研发完成第二阶段试验,中频段频谱使用规划率先发布,国内通信设备企业已推出端到端5G预商用系统。一批智能制造急需的关键电子装备实现突破,一批新型工业APP实现商业化应用,“企业上云”成效显现,有力地支撑了两化融合水平的稳步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

 “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到,2017年电子信息全行业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行业发展始终领先于其他工业行业,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近14万亿元;软件业收入超过5.5万亿元。”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在解读2017年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情况中提到,从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看,一方面传统规模优势继续保持,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分别达到19.2亿部、3.1亿台和1.7亿台,稳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主要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指出,电子信息是我国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但是行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仍受制于人,中国制造面临缺心少魂的局面。2016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2271亿美元,与原油并列。这种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给产业下一步发展带来挑战。

 “具体而言,抓住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这个关键。在若干重点领域创建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也是我们制造2025的五大建设功能之首,我们大概计划在到2020年建15家左右,当然这15家左右并不仅仅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里面。”

 电子信息的收入规模由2012年的8.5万亿元攀升至2017年超过14万亿元,软件业收入由2.5万亿元提升至超过5万亿元,增幅分别超过50%和100%。在增长同时,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部长表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形势也正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新时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需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新动能。电子联合会作为行业中介组织也应围绕促创新、促融合和促转型这三个中心,发挥纽带作用、桥梁作用、智库作用、信息引导作用,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本次行业发展大会期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年度成就暨优秀企业家发布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产融合作发展论坛、国家数据与治理论坛同期举行,分别聚焦电子信息行业研发创新与社会责任贡献突出企业、电子信息行业产融合作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2017年,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行业发展总体持续好转,内需企稳回暖,外需逐步复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生产与投资增速在工业各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出口形势明显好转,效益质量持续提升。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后期,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使得个别领域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

         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支柱产业产值与投入情况(2017)


五、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7年,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工业总产值有所增长,尤其是软件和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迅速,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更是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额。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反映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等四大问题。发展重点,主要侧重于传统产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品升级,以及新兴现代电子业的创新与发展。苏州易德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以及建立公司多项管理体系平台与研发平台,导入了航天航空行业、汽车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多个行业适用的管理体系,引入行业内研发人才与管理团队,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于2017年6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苏州市与华为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加强在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助力苏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至此,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新兴电子业企业落户苏州,带动了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水平的提升。

2017年,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继续加大推动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研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解决苏州市原有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是后向关联度高、地区内部竞争大而互补性不够、地区之间的协调机制等传统发展弊端。在苏州市颁布了关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扶持政策后,电子信息行业企业通过自身创新意识的提升,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突破原有发展瓶颈,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六、苏州市落实电子信息行业振兴规划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由工信部牵头制定,预计将拉动逾万亿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被外界视作中国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产业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中国信息产业未来三年发展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具体有七举措落实电子信息规划。

第一,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加大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支持电子整机和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骨干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二,组织实施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要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实施“家电下乡”,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据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四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而各个地方也在根据当地情况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

第五,大力支持TD发展,加快3G建设。继续支持TD的产业化,壮大TD产业链。预计未来三年3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约为4000亿元,将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有力拉动。

第六,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向信息服务转型。鼓励软件企业与金融、电力等行业加强合作,支持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优势的软件中心成为行业软件服务企业,开拓新的应用空间。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

第七,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围绕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工业技术改造提供信息化支撑。

 

七、2018年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苏州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持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左右,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0%左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件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任务。

对于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也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着力促进电子信息韩各样提质增效。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崇尚实业的社会氛围。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打造产品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标志性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生动局面。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导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推进智能制造。

着力加快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步伐。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用好优质创新资源,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一是建设重大创新载体。打造电子信息创新企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参与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智能人机交互产业创新中心。三是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发挥“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四是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登峰行动计划,健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