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 行业发展

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18-05-22    浏览次数:1824

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一、2017年苏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目前集聚了近200家集成电路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昆山、高新区等市(区),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集聚城市之一。据统计,2017年,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6.77亿。2017全年与2016全年相比,同比增长9%。其中IC设计实现销售39.7亿,实现同比增长22.9%IC晶圆制造实现销售21.14亿,同比增长20.5%IC封装测试实现销售263.93亿,同比增长8.8%;设备、材料和配套等支撑企业实现销售112亿,同比增长3.4%

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链齐全,集聚特色IC设计企业,拥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封测业国内领军。2017年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设计业发展态势喜人,企业业绩普遍上扬。

苏州IC设计企业数量多,规模不大,但核心团队实力强,不乏发展迅速、后劲十足的特色企业。2017年销售过亿的设计企业由2016年的3家增加至10家。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致力于自主创新的网络交换核心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2016年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9亿元投资。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领军企业,累计MEMS出货量3亿颗,预计2018年出货量仍将翻倍。东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充电桩用高压高速MOSFET产品-GreenMOS实现量产,打破了这一领域国外厂商的垄断。

2、晶圆制造业稳步发展,产能利用率100%

和舰科技成立于200111月,为中国台湾地区晶圆代工厂商联电集团(UMC)旗下8寸晶圆厂,为客户的服务包括多项目晶圆(MPW)服务,IP服务,BOACMini-library等。和舰共有28吋生产线,第一条8吋晶圆生产线于20035月正式投产,总投资超过12亿美元,目前单月产能为6万片,制程遍及0.11-0.5微米,主要产品应用以通讯业、消费性电子、白色家电、智慧卡产品为主,未来将积极抢攻其他IC应用,包括微控制器、指纹识别器、电源管理芯片等。目前大陆集成电路设计客户已经占应收比重达50%,未来有望继续提升。

3、封测业外资集聚,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苏州IC封测业2017年销售收入占全市整体产业销售收入的60%,预计分别占全国、全省封测行业的12.5%34%。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矽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和日月新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销售位居前三。晶方科技是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培育的创新封测企业,中新创投的成功案例,于2014年上市。2017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晶方科技约6.8亿元。矽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打线封装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全球属于领先地位,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巨头紫光集团已收购苏州矽品30%的股份,有望进一步在苏州布局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封测项目。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原AMD苏州工厂)在被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后由原来“仅为AMD一家客户提供封测服务”逐渐转型为面向广阔市场,面向其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客户提供平台化的封装测试服务。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接近竣工,该项目为国内第112寸晶圆金属凸块封测厂。

4、特色技术产业初步形成。

目前,苏州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GaNInP等化合物半导体两大方向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

MEMS领域,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内传感产业集聚的核心区之一,已形成完善的产业创新链布局,涌现出以敏芯微、能斯达、苏州明皜等为代表的一批初步占据领先优势的重点企业。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选MEMS十强企业,苏州的敏芯微、明皜、迈瑞微、感芯分列五、六、八、九位。

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工业园区集聚了全国该领域几乎所有的“千人计划”人才,在氮化镓衬底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全国领先,集聚了以纳维科技、能讯高能、捷芯威等一批代表性企业。而且从国内外进展现状看,该领域整体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分布较为均衡,易于寻找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园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特色及发展情况如下:

  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机遇与存在问题

  集成电路产业有高增长、高效益、高投入、高关联的特点。电子信息产业苏州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不仅能直接拉动经济发展,还能够有力推动其他产业加速向高端转型,对推动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面临的机遇。

    一是空前利好的产业政策环境。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015年,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快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建设以无锡、苏州和南京为中心的沿江集成电路产业带,并正酝酿设立省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二是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还是智能制造,都离不开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支撑。据统计,过去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7.6%,领跑电子信息制造业。仅2016年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就同比增长了20.1%,与当时低迷的产业经济形势形成鲜明对比。在当前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预计到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三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格局进入深度调整的转折期。从历史上看,伴随着家电、PC等新兴终端市场的先后兴起,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浪潮,日本、韩国、台湾先后抓住了机遇,后发居上,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当前,传统PC业务进一步萎缩,手机等智能终端市场增速放缓,而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应用需求形成爆发式增长态势,并开始成为下阶段驱动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开始进入深度调整的转折期,向我国转移的态势在增强,我国在全球兼并重组浪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迎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兄弟城市的激烈竞争。当前,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无锡、厦门、合肥等多个城市均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纷纷出台新的扶持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引进重大项目,力争在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设立的地方性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额已达3000亿元,晶圆生产线共81条,其中仅在建的12寸晶圆生产线就达8条,而园区目前仅有28寸晶圆生产线。

  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市、区联动不够。苏州现有集成电路产业零散分布在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张家港等地,集聚联动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环节部分工艺涉及使用危险化学品和排污,可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土地、环境等资源更显珍贵,尤其需要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区域间差异化,市、区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是产业资金和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集成电路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人才越来越向少数大企业集中,行业进入的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壁垒快速攀升。苏州市及园区也修订出台了《关于推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一些支持措施,但与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兄弟城市的政策措施相比,力度偏弱。

三、苏州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相关建议

  集成电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贡献率,既事关国家战略部署,也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苏州应该充分利用十余年来打下的良好产业基础,力争在全国布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具体建议如下:

   ()产业定位

    建议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定位聚焦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领域,开发量大面广的移动智能终端芯片、数字电视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可穿戴设备芯片等,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融合,开发基于新业态、新应用的信息处理、传感器、新型存储等关键芯片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分领域、分门类逐步突破工业控制、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卫星导航、金融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关键集成电路。

   (二)招商培育

    1、招商方面。建议发挥苏州国际化程度高、产业集聚的优势,做好产业招商,以产业链、创新链、应用链为牵引,注重重大项目、企业的招引力度,力争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引进高水平设计公司或团队,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研发中心、生产中心或运营中心促进园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向着结构与层次合理的方向发展。

    2、培育方面。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优势,做好存量集成电路企业培育服务工作,优化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服务环境,加快形成整机系统与集成电路产品共生的产业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瞄准主流市场逐步形成市场需求推动整机系统产品开发,系统整机拉动集成电路及元器件研发,而新型元器件与新型整机系统又引领新兴市场发展的市场-产业-市场的产业发展大循环,加快集成电路企业市场开拓及骨干、龙头企业培育进程。

    (三)资源集聚

    1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纲要和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建议科学制定集成电路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构建工作推进的制度框架IC设计企业MPW流片补贴,引进的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及其他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产业基金。参比其他城市,建议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规模50亿元。基金主要用于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的引进,对接国家和省相关产业基金,配套支持板块产业项目等。基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股权投资、参股投资等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运作鼓励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和基金参与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

    3人才培育。充分发挥相关微电子院校苏州中科集成电路人才实训基地优势,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与生产管理、工艺设计与管理、测试与封装等,形成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阶梯式人才队伍,满足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需要。

   (四)产业环境

   1创新产业服务发展平台。联合科技载体和配套服务机构搭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完善产业领域服务环境,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办公、开放交流、创业导师、风投对接、资源导入等服务,降低初创企业的创业成本。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需求,提供国家实验室、数据中心、流片等专业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加速企业产品上市周期。

    2优化EDA软件平台功能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国内最便捷、性价比最高的EDA软件服务,视行业的共性需求,建议进一步增加EDA软件的种类和投入;强化测试平台功能及使用率,推动中科与国内其他测试服务公司联合发展,提高可测试产品的覆盖面。

    3做大MEMS产业平台。苏州园区已经具备国内最完善的MEMS产业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MEMS企业投融资环境、国家级MEMS协会的落户也在全力打通MEMS市场链。建议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加大MEMS公共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平台的技术人才及先进设备引进与投入,做好MEMS企业技术服务链。

     4布局GaN产业平台。苏州园区在GaN衬底制备、电力电子、微波器件等技术国内领先, 集聚了GaN领域优秀的人才队伍(近10位千人计划专家),建议围绕现有氮化镓企业基础,搭建GaN产业共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氮化镓产业发展营造氛围,推动园区氮化镓产业链招商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推进计划,协调项目推进,制定支持政策,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

  2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决策咨询顾问。跟踪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其他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下一阶段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