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 行业发展

苏州市光电缆及光通信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18-05-22    浏览次数:1778

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

2017年,对光电缆及光通信产业而言,可喻为“冰火两重天”。一面是受西安地铁“奥凯事件”的巨大冲击,光电缆(主要是电线电缆)市场人人自危;另一面是受近两年空前利好的刺激,光通信(主要是光纤光缆)市场一路高开。基于我市的光电缆及光通信全产业链,我会特首次对光电缆、光通信进行分开表述,以便充分体现这两个领域的不同发展状况、产业特点及未来趋势。

第一部分 光通信领域

光通信是我国当前最炙手可热的重点行业之一,也是发展势头最好领域之一。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5G、互联网+、降费提速、大数据等利好政策叠加,推动了光通信产业黄金期高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还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苏州作为“中国光电缆之都”,是我国当前最大、最活跃、最集聚和发展最好的光通信产业基地之一,2017年度可谓“量价齐升”!

一、当前现状

2017年是我国光纤光缆发展四十周年。40年间苏州光通信早已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光通信产业基地。苏州光纤光缆、光通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企业从萌芽、到成长、到壮大、到蓬勃发展、再到全球领先,也已成为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

1、行业政策利好层出。光通信是我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密集制定支持光通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推进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并启动5G商用等。《“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并部署了推进高速光纤网络建设、实现向全光网络跨越、加快构建4G/5G新一代无线宽带网、布局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等具体任务。《“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也都与光通信休戚相关。

2、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从亨通2001年率先研制光纤产品,到2012年成立亨通光纤科技公司算起,苏州光通信产业发展仅有短短不到20年时间,但却实现了爆发式的持续高速增长。如今,苏州已是全国通信光缆生产密集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拥有了亨通、通鼎、永鼎、中利、新海宜、旭创、天孚、吴通、安捷讯、瑞可达10多家知名上市挂牌企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已树立起了苏州光通信的整体区域品牌。其中,亨通集团已是中国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已经位列全球光纤通信行业第二,光纤全球占有率超过15%,有望2018年登上光纤通信全球第一的宝座。亨通、通鼎、永鼎、中利这苏州光通信四大家,也都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甚至是中国企业500强。

3、产业规模持续攀升。2017年是苏州光通信产业“量价齐升”的大好发展年,据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统计,2017年苏州光电缆及光通信全产业链实现总产值超过2800亿元,较2016年增速持续高达两位数。其中,亨通集团为780亿元、通鼎集团为366亿元、永鼎集团为286亿元、中利集团为188亿元,光通信作为主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从几家龙头企业的下属上市公司2017年报看:亨通光电预计营收270 亿元,同比增50%;永鼎股份营收28.69亿元,同比增11.27%;中利集团营收188.5亿元,同比增67%;通鼎互联营收42.92亿元,同比增3.59%;中际旭创营收23.6亿元,同比增1690.82%;吴通控股营收25.68亿元,同比增29.58%;天孚通信营收3.37亿元,同比增9.01%……年利润和股权收益也都呈现出一片大好景象。

4、新技术新项目井喷。得益于外部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以及近两年的较高效益增幅,苏州以及全国各光通信企业纷纷斥资上马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项目。如亨通光电承建的“江苏省宁苏量子干线建设工程”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承建的中国人民银行苏州支行量子金融专线正式开通。亨通携手北京邮电大学合作成立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提前布局后5G时代。亨通与英国洛克利合资成立江苏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硅光子高速率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通鼎互联的“带无源RFID芯片智能光缆”、“低损耗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预制棒”等五项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永鼎互联的《基于智能云平台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发》和《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系统的研发》的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题;旭创在2017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上正式推出400G OSFP产品并宣布批量出货全系列17款100G QSFP28产品;天孚通信投资7.18亿元开发高速光器件,预计实现三千万产能……

5、光棒缺口仍然巨大。在光通信业内有共识,得光棒者得天下。当下,光纤光缆仍旧供不应求,而光纤预制棒产能是影响光纤光缆整体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光棒产能为9627吨,而实际产能只达到7800吨。亨通光棒产能为1210吨,实际产量刚刚超出1210吨;通鼎光棒产能为300吨,实际产量300吨,还启动了光纤预制棒300吨扩产项目,预计2018年7-8月全部达产;中利集团的光棒项目已实现产能200吨。2017年的光通信市场,再现了拿现金排队也买不到光棒光纤的盛况,亨通也是大力上马光棒项目,二期、三期工厂昼夜赶工已顺利投产,还自筹技改资金投入“新一代预制棒技术”和“沉积和离线预制棒设备技改”项目。自主采用新工艺建设的200吨光棒顺利投产,也提前奠定了亨通成为光纤光缆国际龙头地位。

6、国际化发展大提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推进,苏州一批光通信企业也在加快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亨通集团已拥有亨通光电、南非阿伯代尔、西班牙萨拉戈萨、葡萄牙阿尔卡布拉、印尼福士,亨通光电新注资2000万美元在印度建设光纤光缆厂;由习近平主席和孟加拉国哈西娜总理亲自见证的总金额11.4亿美元的永鼎-孟加拉国家电网升级系统EPC总承包项目进展顺利,永鼎新中标赞比亚国家电力的总额3153.9万美元项目;通鼎集团30%-40%的资源在国外,未来在国外建厂后要达到50%以上。2017年4月,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组织开展了赴日本“工匠精神”参访交流活动,由崔根良会长、钱建林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亲自带队,深入地学习日本“工匠精神”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与藤仓、京瓷等国际知名企业交流,帮助和推动产业企业的匠心铸造、升级发展。

二、产业特点

苏州光通信产业历经四十年发展,已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有着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持续发展力,成为全国的产业聚集地、制高点、示范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已树立起了整体区域品牌和行业龙头地位。

1、高质量。2017年永鼎股份荣获苏州市市长质量奖,标志着亨通、通鼎、永鼎、中利四大家都已获此殊荣。同一行业产生了4个“市长质量奖”,这应该是目前所绝无仅有的,也可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苏州市质监局、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质量强业’联合工作站”落户商会以来,苏州光电缆商会坚持质量强业、强企战略,通过质量专项培训、质量提升专项调研、企业质量梯队建设、质量奖项申报辅导、QC小组优秀成果评选等多项工作, 以及率先成立“质量学院”,有效擦亮了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显著特点。

2、智能化。苏州光电缆商会崔根良会长在会内一直广泛呼吁指出:中国制造,智能化为代表,制造业要向智能转型;智能制造是企业转型方向;打造智能化工厂,引领中国创造等,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会会员企业共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一时代盛宴。全市光通信产业工业互联网建设正如火如荼,一批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云端化的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项目不断涌现。如亨通已建成10个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通鼎已建成光棒、光纤等智能车间,其他企业智能化建设也不断加速。亨通、通鼎及中利与SAP、IBM的信息化工厂建设卓有成效,共同建构企业的工业4.0美好愿景。商会常务副会长、亨通集团执行总裁钱建林表示,“三化”(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建设铺就智能企业之路,亨通已实现全产业链的系统化管理,未来将做到无人工厂、黑灯工厂。

3、国际化。“抱团发展”、“联合国际化”,已成为苏州光通信行业、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企业“走出去”成功实践已蔚然形成,“国际化”已成为产业和商会的一张亮丽名片。商会层面,自2012年至今已组织赴日本(2次)、台湾、美国、越南、德国、俄罗斯的考察交流活动,带领会员企业走出来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市场、学习国际经验。企业层面,初了几家龙头企业在大举国际化外,东沪、东捷、辰天、志宏、斯达斯、金顺、欣达等一批中小型企业也已大胆走出国门,将产品远销全球各地。其中,志宏、欣达还专门成立了外贸公司,加速拓展国际化市场。

三、困难及建议

1、专业机构缺失。尽管苏州市光电缆及光通信全产业链2017年度总产值已有28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产业集聚地和创新高地,但还缺失专业机构如行业商会/协会、产业园、研究院所或产品平台等。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尽管已覆盖了光电缆和光通信,但外界和企业都会首先认为商会会员企业只做“缆”,也无法吸纳天孚通信、吴通通信、旭创科技等知名光通信企业入会,从而导致这些企业一直游离于行业组织之外。为此,自2017年起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牵头发起,联合成立苏州市光通信产业协会,以期共同打造全市光通信行业大家庭。

2、国际贸易摩擦。2017年是光通信领域进行国际反倾销的重要之年。4月21日,国家商务部决定继续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继续征收反倾销税;8月,国家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的反倾销措施到期,亨通等企业又再次递交了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请求裁定维持对原产于日美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实施的反倾销措施。随着苏州及我国光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将不断加剧,因此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应对和保护是当务之急。为此,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在与苏州市商务局争取,将联合产业企业建立苏州光通信产业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

3、知识产权危机。尽管各光通信企业的专利、著作权等在量和质上不断快速增长,但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对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的水平有限,在原创性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方面相对匮乏。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还是缺乏核心知识产权和新技术引领能力,也阻碍着大部分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制约着整个产业国际化的水平。2017年,在苏州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积极参与筹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期通过产学研金服等资源的共同努力,为“产业创新”和“产业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4、诚信体系不强。尽管自2016年开始,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在市信用办、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和市工商联的指导下,率先编制和发布行业诚信自律公约,联合开展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诚信企业评定表彰,2017年6月对30家首批诚信企业进行了现场授牌。但总体而言,整个光通信行业仍诚信体系不强、违约成本不高,导致诚信建设工作推进乏力。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产业诚信建设的重视,将产业诚信与社会信用相挂钩,与政府奖励和项目扶持相挂钩,与企业对外招投标等经营活动相挂钩。同时,充分重视和授权行业商协会在产业诚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商协会开展诚信建设,全面营造不诚信寸步难行的氛围与舆论。

5、行业标准难产。尽管国家已允许和鼓励地方和行业组织牵头制定行业标准,而且亨通、通鼎、永鼎、中利等龙头企业也参与了大量行业国标的联合起草和修编工作,但由地方行业商会牵头、龙头企业参与编制本区域性的行业标准,还难以一时实现,需要地方政府予以积极引导和扶持。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认为,作为我国和国际上主要的光通信产业基地,苏州完全可以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并以此主导光通信产业的话语权,彰显苏州光通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相关扶持,支持行业商协会主持行业标准编制。

第二部分 光电缆领域

光电缆行业承载着现代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维系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人民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是在我国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工业。2017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奥凯事件”,将光电缆(主要是电线电缆)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备受全社会和各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格外重视。

一、当前现状

苏州作为“中国光电缆之都”、国际主要线缆生产基地和我国四大线缆基地之一,一直重视对线缆产品和市场的质量监管,持续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据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走访调研发现,“奥凯事件”之后在国内其他基地哀鸿遍野、停产关门的同时,苏州大部分线缆企业则是订单不减反增,有些甚至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

1、行业组织成熟。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作为苏州光电缆行业的唯一社会组织,成立六年来持续创新卓越发展,组织建设、会员覆盖、行业影响和社会知名度日益提升。商会现有会员企业200多家,基本覆盖了全市的核心线缆企业,成为了全产业的“会员之家”、“行业平台”。商会已于2014年被授予国家“5A”级社会组织称号,已荣获省示范性社会组织、省工商联商会组织先进集体、市先进公共服务机构、市“四好”商会、市先进行业商会等近30项荣誉表彰。

2、行业影响递增。2017年,亨通、通鼎、永鼎、中利继续位列“中国民企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亨通、中利、通鼎、永鼎、德威等5家企业入选“2016-2017年度中国线缆行业100强”, 亨通、中利入围前10强亨通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榜首。今年首次发布“全球海缆制造竞争力十强”,亨通位列第九。7月首次评选表彰“2017苏州民营企业50强”,亨通集团(第4)、通鼎集团(第7)、永鼎集团(第11)、震雄铜业(第13)、中利集团(第22)共五家光电缆产业链企业入围。

3、产品质量过硬。崔根良会长在参加全国两会时曾说“制造业把产品做好,第一要把质量做好。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质量不过关不行;企业想做百年老店、百年品牌,没有质量也不行。”后奥凯时代,国家和省市质检、工商部门对电线电缆生产和经营的抽查、排查已成为常态,对国内一些地区和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据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调研发展,得益于苏州企业和产品的过硬质量,所以苏州受到冲击和影响较少。在国家和省市公布的检查或抽查不合格线缆产品名单中,也几乎难见苏州企业身影。

4、中小企业居多。由于传统电线电缆行业门槛低,所以全国范围的线缆小企业比较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当前我国排名前十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占据的国内市场份额仅为7-10%,其中最大线缆企业占市场份额也只有1-2.5%,远低于欧美国家线缆企业集中度高达80%以上。苏州线缆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除了亨通、永鼎、通鼎、中利四大家既做电线缆、也做光棒纤缆外,大部分的苏州中小线缆企业还是以做传统电线电缆产品为主,直接面对着产品低价竞争、市场鱼龙混杂、技术良莠不齐等发展境。

5、成本持续攀升。电线电缆属于典型的重料轻工产业,铜、铝、塑料等原材料占到全部生产成本的85%左右。随着铜价和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招投标价格既透明又相对过低,导致行业深陷低价竞争的泥沼。能源价格、运输费用和人力使用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回款周期长和回款难等困扰,也使得传统线缆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巨大。一些小微企业租用厂房,也面临着不房租上涨压力,且凭单个力量无法自建厂房,成为了长期困扰发展的一大瓶颈。

6、采购乱象重生。“奥凯事件”重要导火索之一就是长期备受诟病的“最低价中标”。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调研发现,苏州线缆企业面临的政府招投标、重大项目采购,主要两大“乱象”:一是统一招投标中采用“最低价中标”,导致外地质量差的企业反而靠最低价中标,最终却以次充好、缺斤短量、以假乱真,而苏州的质量意识强、本分经营企业反而从中吃亏、有苦难言;二是在本地政府采购中几乎90%都采用外地线缆产品,个中原由涉及本地政府主动规避“本地唯亲”嫌疑、外地组成民间“投标共同体”等。再加之同时也面临着外地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苏州线缆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

7、产学合作不足。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调查显示,不少线缆企业重视产学研合作,多角度寻求项目合作,但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和商会组织搭建的平台去寻求项目,因而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和项目。一些企业科研开发投入不足,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产品档次难以提升。而且,众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对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的水平有限,也阻碍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制约着行业国际化的水平。

8、一线工人难求。包括亨通、通鼎等几家大企业在内,很多光电缆企业都纷纷向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反映,车间一线工人难招、难留。商会调研也发现,因为光电缆企业如今都分布在各乡镇、村,不在苏州市区,甚至还距各区县城区较远,所以直接导致苏州本地高校、职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外地大学生去了也呆不长,从而成为了线缆企业长远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2017年,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大学在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与全国外出就业大县——河南省虞城县的政府、扶贫办、就业局、中专校等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合作共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难题。

9、产业园呼声高。受土地资源、产业政策等制约,苏州至今一直没建成一个光电缆产业园,对苏州光电缆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自2012年开始,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组织企业联合筹建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的途径和方式,但几年下来,本土外的“苏州光电缆(大丰)产业园”已见成效,而本市内的产业园项目也一直是企业的期盼,至今仍在商会的工作计划中,需要政府、商会和企业等各方继续资源共享、合力推进。

二、困难及建议

1、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行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来自自身转型创新,另一方面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政府重视程度、政策扶持、产业规划等。苏州光电缆行业有着长久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冲击。作为一个全社会性的基础型产业,在新一轮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大潮中,光电缆行业在很多方面仍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与支持,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大项目的承接、尖端技术的攻关、国际市场的开拓、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统计显示,尽管已形成了上千亿的产值规模,但苏州光电缆行业中绝大部分仍是众多的处于发展边缘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他们正面临着融资、人才、土地、税收、市场等各方面的经营压力,已出现有的发展迟缓、有的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倒闭等不良现象,亟待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2、有效贯彻落实最优价中标。在电线电缆行业,“以低价者得”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一些知名企业就多次抱怨过,产品招标中自己企业的优质产品因为价格较高而难以中标。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最低价中标办法的错误使用,促使一些投标人为了中标,不惜低于成本报价,中标后则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弥补自己的损失,严重扰乱市场、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2017年7月,国家财政部印发《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提出: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从而标志着我国进入“最优价中标”时代,但如何最优化、如何监管和执行,仍需要政府和行业商协会组织的大力参与。

3、“集采集销”模式值得探索。鉴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单兵作战成本高、竞争力不强、品牌度不高等弊端,可探索行业平台“集采集销”模式。一方面,苏州光电缆商会牵头“集销”,联合其他行业商会,整合优化和对接企业资源,探索共建“商会价”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行业资源共享对接、促进市场规范发展、推动企业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地减少市场中间环节、规避交易灰色地带、降低产品成交价格,实现最高性价比和最优质服务;另一方面,由商会牵头自建或与现有的行业B2B电商平台进行对接,建立线下的苏州线缆企业与线上专业电商平台的“集采”合作,如护套料、屏蔽料、填充料以及导线铜杆等原辅材料,都可以实现线上批量集采,甚至是原产地直采,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集中争取最优价格和最大性价比。

4、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刻不容缓。“人”一直是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最困难和棘手的难题。根据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商会等各方需求,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大学需要加大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力量,加快开展技能(包括中高级工程师、各工种技工)鉴定工作。充分依托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各方优质资源,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人力招聘、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鉴定、行业技能大赛、就业实习基地等行业人才培育、提升工作,充分发挥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优势,积极为苏州光电缆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生产力。